- 皮肤专科
科普:请打消恐惧和歧视:麻风病防治基础知识
[ 文章出处: 江门市皮肤医院 作者: 更新时间: 12-11 ]

二、麻风分枝杆菌生物学特性:麻风分枝杆菌是一种典型胞内菌,病人皮损渗出物标本涂片中可见大量麻风分枝杆菌存在于细胞内。麻风杆菌抗酸染色为红色,革兰氏染色为阳性。在干燥环境中7天以内仍有繁殖能力。低温环境中存活时间较长,-60℃到-13℃下可存活数月,0℃可存活3周 。离体后的麻风杆菌,在夏季日光照射2~3小时即丧失其繁殖力,在60℃处理一小时或紫外线照射两小时,可丧失其活力。一般应用煮沸、高压蒸气、紫外线照射等处理即可杀死。
三、治疗措施:麻风病是可以治愈的。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用三种药物(氨苯砜、利福平及氯苯吩嗪)联合治疗麻风病是非常有效的,疗程一般为6-12个月。
1. 加强感染防控,接触患者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正确进行手卫生。
2.保持通风良好,保持卫生干净整洁,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垃圾及时淸运,并按常规进行物体表面及地面的清洁消毒。
3.如果在没有有效防情况下护接触患者,可以单剂量口服利福平600mg预防。
4、加强锻炼和营养均衡,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专业机构的努力,麻风病的发病已经大量减少,现已经有特效药物治疗。只要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按医嘱完成治疗就会避免导致严重畸残,因此不必过分恐惧,关键是在身体有任何不适时应到专业机构检查,不要大意。麻风病仍然是需要我们人类共同面对的传染病之一,患者已经不幸染病,需要同情和帮助,怎忍心歧视?!
上一篇文章:
科普:被红火蚁咬后怎么办?
下一篇文章:
科普:预防艾滋病,你做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