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肤专科
科普:检验科专家教你看懂化验单——糖尿病项目解读
[ 文章出处: 江门市皮肤医院 作者: 更新时间: 02-10 ]
得了糖尿病免不了要和各种化验单打交道,因此,学会看化验单就成了每一位糖尿病患者的基本功。
下面,江门市皮肤医院检验科教你怎样看懂糖尿病相关的各项检查及其结果:
一、尿糖(U—G L U)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只含有微量的葡萄糖,尿糖检查呈阴性。当血糖增高到一定程度(≥8.9毫摩尔/升)时,肾脏的肾小管就不能将尿液中的葡萄糖全部回吸收,尿糖就会增高呈阳性,化验单上用“+”号表示。
一般情况下,尿糖可以反映出血糖的情况。但尿糖还受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有时血糖与尿糖并不完全一致,例如:当患者有肾脏疾病时,由于肾糖阈增高,患者尽管血糖很高,尿糖却往往阴性;再如,妊娠期妇女肾糖阈往往减低,尽管血糖不高,尿糖也可呈阳性。因此,尿糖结果仅供参考,而不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依据。
二、尿蛋白测定(PRO)
临床上所说的血糖是指血清中的葡萄糖。空腹血糖,是指隔夜空腹(至少8-1 0小时除饮水外未进任何食物)于早餐前抽静脉血所测的血糖,它间接反映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餐后2小时血糖则可间接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
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1 1•1毫摩尔/升即可诊断为糖尿病;空腹血糖在6.1-7.0毫摩尔/升为空腹血糖受损(I FG),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毫摩尔/升为糖耐量受损(I GT)。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受损统称为糖尿病前期。
血糖水平受饮食、运动量、情绪、药物的影响而经常波动,因此,化验一次血糖只能反映采血那一刻的血糖水平,不能反映采血前一段时间内的平均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采血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其正常值为4%~6%.我国糖尿病指南要求,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但糖化血红蛋白不能用于糖尿病的诊断,也不能用糖化血红蛋白化验结果来指导每日降糖药物的用量。
下面,江门市皮肤医院检验科教你怎样看懂糖尿病相关的各项检查及其结果:
一、尿糖(U—G L U)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只含有微量的葡萄糖,尿糖检查呈阴性。当血糖增高到一定程度(≥8.9毫摩尔/升)时,肾脏的肾小管就不能将尿液中的葡萄糖全部回吸收,尿糖就会增高呈阳性,化验单上用“+”号表示。
一般情况下,尿糖可以反映出血糖的情况。但尿糖还受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有时血糖与尿糖并不完全一致,例如:当患者有肾脏疾病时,由于肾糖阈增高,患者尽管血糖很高,尿糖却往往阴性;再如,妊娠期妇女肾糖阈往往减低,尽管血糖不高,尿糖也可呈阳性。因此,尿糖结果仅供参考,而不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依据。
二、尿蛋白测定(PRO)
糖尿病患者常易并发肾脏损害,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会逐渐发展为尿毒症。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常为阴性,易被忽略,待尿常规中出现尿蛋白时,肾脏病变往往已不是早期。尿微量白蛋白测定是反映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尿微量白蛋白超过3 O毫克/24小时,或20微克/分钟,尿常规中出现尿微量蛋白,化验单上用“+-~4+”号表示,提示有早期肾损害。此时如能严格地控制血糖、血压并配合其他治疗,肾功能多半可以恢复正常。
临床上所说的血糖是指血清中的葡萄糖。空腹血糖,是指隔夜空腹(至少8-1 0小时除饮水外未进任何食物)于早餐前抽静脉血所测的血糖,它间接反映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餐后2小时血糖则可间接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
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1 1•1毫摩尔/升即可诊断为糖尿病;空腹血糖在6.1-7.0毫摩尔/升为空腹血糖受损(I FG),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毫摩尔/升为糖耐量受损(I GT)。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受损统称为糖尿病前期。
作为糖尿病患者,理想情况下血糖应控制在:空腹血糖<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8.0毫摩尔/升。
血糖水平受饮食、运动量、情绪、药物的影响而经常波动,因此,化验一次血糖只能反映采血那一刻的血糖水平,不能反映采血前一段时间内的平均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采血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其正常值为4%~6%.我国糖尿病指南要求,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但糖化血红蛋白不能用于糖尿病的诊断,也不能用糖化血红蛋白化验结果来指导每日降糖药物的用量。
上一篇文章:
科普:你几招解读白带常规及常见的性传播疾病
下一篇文章:
带状疱疹易“盯”上中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