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肤专科

调理好脾胃,做好护肤“三部曲”,帮助宝宝远离湿疹!

[ 文章出处: 江门市皮肤医院 作者: 更新时间: 11-11 ]

      秋冬季节来临,门诊中患湿疹的婴幼儿就诊数量逐渐上升。很多家长对湿疹可谓是焦头烂额、无计可施,用过多种激素、非激素类的药膏,擦过各种价格高低不等的润肤霜,湿疹依然如野草一样一茬一茬地发起来。婴儿湿疹如何预防、护理?江门市皮肤医院皮肤性病科主治中医师刘雯雯进行解答。

出现湿疹,可能是脾胃不好

      婴儿湿疹多在出生到2岁年龄段内发病,通常会出现在患儿的两侧面颊、额头、眉间、头皮等部位,严重时躯干和四肢也会出现。初发表现为瘙痒性红斑,搔抓、摩擦后很快形成糜烂、渗出和结痂等。因为会有剧烈的瘙痒,患儿常会烦躁伴哭闹不安,以致影响睡眠。

      刘雯雯表示,婴幼湿疹看似是皮肤问题,其实是脾胃问题。其原因是宝宝吃多了不消化,或者湿毒积滞在体内,宝宝脾胃弱运化不了,最后通过皮肤发泄出来。“要想预防湿疹,首先要照顾好孩子的脾胃。”

      生活中,家长的哪些行为会损伤孩子脾胃?首先是给孩子吃太多。其次是过量、过早添加辅食。通常是出生6个月后添加辅食,但家长应根据孩子情况进行调整。如果孩子脾胃功能正常,消化良好,可以添加辅食;对于消化状态较差的孩子,如先天过敏性体质、早产、6个月内生病用过抗生素的孩子,不建议过早添加辅食。即便添加,也要少量。最后是动不动就认为孩子“上火”,给他喝凉茶。“很多家长,特别是家里老人,一看到孩子大便硬、有眼屎,就觉得孩子‘上火’了,要喝凉茶。实际上,这是消化不好的表现。”刘雯雯说,孩子是虚寒之体,经常吃寒凉食物,会导致脾弱,孩子更易积食。

      刘雯雯提醒家长,平时要允许孩子少吃一些,并每天观察孩子的舌苔、睡眠、口气、大便等情况。一旦发现孩子有积食或起湿疹时,家长要给宝宝忌口,饮食清淡,奶粉冲稀冲淡,辅食也要减量,或者先暂停。

做好清洁、保湿防晒“三部曲”

      由于婴儿皮肤屏障功能,较成人薄弱且不够成熟,平时需要注意洗浴方式、润肤及防晒。

      刘雯雯表示,一般来说淋浴较盆浴更卫生,但是对于1岁以内的婴儿,盆浴更为合适。家长可用手帮宝宝清洗,注意清洁面颈部、皱褶部和尿布区。1岁以内的婴儿洗澡频率以每周2~3次为宜,最多隔日一次,时间为5~10分钟;当婴幼儿活动量增加,季节和环境变化时,如夏季高温天气等,可适当增加洗澡频率。洗澡水温不高于37℃,在34~36℃之间更为理想,建议使用温和的沐浴液。

      此外,宝宝皮肤屏障功能尚未成熟,皮肤易干燥,尤其是湿疹宝宝,做好保湿很重要,沐浴后要外用润肤剂。“正确保湿能很好控制轻症湿疹,也能减轻重度湿疹。我院制剂维生素E软膏、尿素软膏就有良好的保湿护肤作用。”刘雯雯说。

      婴幼儿皮肤对紫外线的抵御能力较弱,容易发生皮肤晒伤、晒黑甚至光老化,因此,防晒也是婴幼儿皮肤护理中重要的一环。家长要避免在紫外线较强的时间段带宝宝外出,外出时进行物理遮盖,穿浅色棉布衣服以减少紫外线吸收。


      医学指导:
      刘雯雯: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江门市皮肤医院皮肤性病科主治中医师。擅长中医中药治疗各种常见急慢性皮肤疾病,色素性疾病,血管性疾病。


相关附件: